孙甘露创作年表(1984
发表情况
1984年《情感化石》,《三月》1984年第2期1986年《访问梦境》,《上海文学》1986年第9期1987年《我是少年酒坛子》,《人民文学》1987年第1—2期合刊《信使之函》,《收获》1987年第5期1988年《仿佛》,《中外文学》1988年第1期《学习写作》,《文学角》1988年第4期《请女人猜容易理解》,《收获》1988年第6期《从回忆开始》(组诗),《上海文学》1988年第12期1989年《窗和风景:一堵墙向另一堵墙说什么》,《文学角》1989年第3期《窗和风景:写作与沉默》,《文学角》1989年第4期《夜晚的语言》,《上海文学》1989年第5期《保卫先锋文学》,《上海文学》1989年第5期(合著)《窗和风景?辞友人书》,《文学角》1989年第5期《岛屿》,《北京文学》1989年第6期《边境》,《煽动》1989年第6期《谈文字的“平实”和“花俏”》(答黄玉峰),《语文学习》1989年第8期《附近的行星》,《作家》1989年第9期1991年《认识》,《小说界》1991年第6期1992年《音叉、沙漏和节拍器》,《花城》1992年第1期《平庸之才的学生》,《小说界》1992年第2期《与洗衣机作战》,《海上文坛》1992年第4期《忆秦娥》,《收获》1992年第6期《南方之夜》,《芒种》1992年第10期1993年《我把我的一生看作是一次长假》,《煽动》1993年第7期(合著)《严肃文艺往何处去?》,《新华文摘》1993年第11期(合著)1994年《此地是他乡》,《江南》1994年第2期《〈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笔谈》,《当代电影》1994年第4期《影子》,《啄木鸟》1994年第4期1995年《一种观点》,《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是新进还是后退》,《新华文摘》1995年第8期(合著)1996年《我们有什么旧东西》,《海上文坛》1996年第4期《我是少年酒坛子》,《漓江》1996年第4期《匮乏和红润的存在》,《上海文学》1996年第5期1997年《回忆音乐》,《音乐厌恶者》1997年第1期《译与翻》,《小说界》1997年第5期《公开的读者》(外一篇),《全国新书目》1997年第5期1998年《花为媒》,《海上文坛》1998年第6期1999年《为什么是上海》,《书城》1999年第1期《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书城》1999年第2期《冬天的心》,《书城》1999年第3期《裸露,公开与坦白》,《书城》1999年第6期《比“缓慢”更缓慢》,《书城》1999年第7期《时间玩偶》,《收获》1999年第5期2000年《镜花缘》,《作家》2000年第1期2001年《我宁愿看到孩子对生活和未来想入非非》,《煽动》2001年第3期2002年《马克图伯》,《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7日《快乐,并学习着——孙甘露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2003年《上海流水》,《书城》2003年第1期《小半生》,《书城》2003年第2期《幻像上海》,《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幻像上海》,《文化月刊》2003年第5期《10位作家眼中的城市脸谱:幻像上海》,《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04年《文学探索:比缓慢更缓慢的工作》,《南方文坛》(南宁)2004年第5期《少女群像》,《上海文学》2004年第11期《我看过的宣传画》,《大美术》2004年第5期《一切都有待艺术来拯救:〈健康的肉身〉读后》,《外国文艺》2004年第5期《少女群像》,《上海文学》2004年第11期2005年《上海流水》,《海上文坛》2005年第1-12期《他乡》(外二首),《上海文学》2005年第8期《续上海流水》(节选),《散文》2005年第8期《比“缓慢”更缓慢》,《诗选刊》2005年第8期《回忆音乐》,《诗选刊》2005年第10期《孙甘露的诗》,《诗选刊》2005年第10期《无法弥补的遗憾》,《上海文学》2005年第10期《愿为你的伴侣》,《青年文摘(红版)》2005年第12期2006年《一刻》(组诗),《文学界》2006年第1期《此地即他乡》,《城乡建设》2006年第4期《王朔: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亮》,《收获》2006年第5期《徐静蕾:转换于演员导演之间》,《收获》2006年第5期《凭借写作把死的历史变成活的追问——刘长春散文暨〈宣纸上的记忆〉研讨会发言摘要》,《美文(上半月)》2006年第6期(合著)《略谈安娜》,《作家》2006年第10期2007年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年4月《如此之近如此之远》,《人与自然》2007年第1期《盲目而喜悦地走进外国文学》,《上海文学》2007年第2期《〈申〉报中庸》,《上海采风》2007年第8期(合著)《先锋文学与外国文学》,《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镜中瑕疵》(外一章),《课堂内外(高中版)》2007年第10期《音叉、沙漏和节拍器》,《山东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2期《镜中瑕疵》(外一篇),《读者》2007年第24期2008年《作家参政》,《联合时报》2008年1月27日《汶川》,《学习博览》2008年第6期《汶川》,《诗歌月刊》2008年第7期2009年《比金钱多一点》,《煽动》2009年第3B期《年轻同事的启发》,《新民晚报》2009年3月12日《场景通常是喜剧性的》,《新民晚报》2009年8月15日《跑来跑去的兔子》,《深圳晚报》2009年3月9日《“作家,在本质上是要把内心的语言翻译出来”》,《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2期《秋天在瓦尔代》,《名作欣赏:中学阅读》2009年第2期《过去的归来:诺曼?马内阿与小说式回忆》,《上海文化》2009年第2期《〈乱来〉是怎么乱的》,《全国新书目》2009年第15期《我所了解的金融危机》,《当代学生》2009年第C2期(合著)2010年《此地即他乡》,《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我爱我不了解的事物》,《小说界》2010年第2期《时间的侧面像》,《三峡文学》2010年第2期2011年《在上海发现世界》,《新民晚报》2011年2月27日《当文学遇上音乐》,《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30卷第11期2012年《我是少年酒坛子》,《莽原》2012年第6期2013年《闲话请客》,《金昌日报》2013年7月30日《回忆音乐》,《琴童》2013年第1期《闲话请客》,《读书文摘(上半月)》2013年第5期《闲话请客》,《读者》2013年第13期《看不见的容貌》,《中文自修》2013年第22期2014年《一个人一座城》,《人民日报》2014年4月3日《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文学报》2014年9月4日《南京去来孙甘露眼中的徐累》,《北京青年周刊》2014年第3期《参透人生的史诗——〈西藏天空〉研讨会纪要》,《电影新作》2014年第3期(合著)《此地是他乡》,《新读写》2014年第5期2015年《在上海写作意味着什么》,《上海采风》2015年第3期《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我看奈保尔〈作家看人〉》,《江南》2015年第6期2016年《请女人猜容易理解》,《长江文艺》2016年第2期《传统、现实和方法》,《长江文艺》2016年第2期2017年《以书之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5月5日《文学写作与“伟大的心灵”》,《名作欣赏》2017年第12期(合著)《文学写作与“伟大的心灵”——“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发言节选》(上),《名作欣赏》2017年第34期2018年《一本本书构成的人生:——读〈出版忆往:陈昕出版随笔集(增订版)〉》,《文汇读书周报》2018年7月16日《一本本书构成的人生》,《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9月14日2019年《那些工匠》,《奴役军报》2019年3月13日《一座近悦远来的城市》,《光明日报》2019年8月26日《书剑梦中忙》,《大家》2019年第1期(合著)2020年《应物兄给文学史留下了怎样一根骨头》(上)(中)(下)(作品研讨会纪要〉,连载于〈名作欣赏》2020年第3、4、5期。2021年《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向世界敞开》,《文艺报》2021年9月6日《我是少年酒坛子》,《四川文学》2021年第11期《眼镜》,《现代阅读》2021年第11期2022年《千里江山图》(节选),《文学报》2022年6月16日《千里江山图》,《收获》长篇小说2022夏卷《“小说家有点儿像个间谍”》,《文艺报》2022年7月13日《致王若虚:城市记忆,就是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青年文学》2022年第6期《千里江山图》,《小说选刊》2022年第8期出版情况1.《呼吸》,花城出版社1993年2.《访问梦境》,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3.《在天花板上跳舞》,文汇出版社1997年4.《请女人猜容易理解》,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5.《像电影那样恋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6.《上海的时间玩偶》,学林出版社2003年7.《像电影一样恋爱》,时代文艺出版社;北京牧童之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8.《忆秦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9.《比缓慢更缓慢》,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0.《孙甘露文学片段自选》,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11.《上海流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2.《呼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3.《我是少年酒坛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4.《忆秦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5.《上海流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6.《呼吸》,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7.《被折叠的时间(对话录)》,文汇出版社2009年18.《今日无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9.《比缓慢更缓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20.《上海流水》,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21.《孙甘露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22.《今日无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23.《夜晚的语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24.《访问梦境》,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25.《忆秦娥》,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26.《此地是他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27.《信使之函:孙甘露短篇小说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8.《甘露六短篇》,海豚出版社2016年29.《请女人猜容易理解》,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30.《我是少年酒坛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31.《呼吸》,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32.《我又听到了郊区的声音:诗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3.《时光硬币的两面》,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34.《千里江山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35.《时间玩偶:孙甘露中短篇小说编年》,作家出版社2022年[裴怡冉据郭春林编《孙甘露创作年表》(收录于《为什么要读孙甘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修订整理,发布前由陈泽宇校对。未经作家孙甘露审定。](裴怡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员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生。)版权声明:糖心vlog·(中国区)官方网站-TXAPP.TV官方网站(糖心)是一款能够去看到许多高清小姐姐内容的资源app,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糖心vlog官网,txvlog糖心官方网页版,中国糖心vlog·(中国区)官方网站-TXAPP.TV官方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