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穗花电影-精准滴灌“种企业”,苏南强县常熟新的进阶密码
当春风唤醒琴湖畔的垂柳,万物在泥土的呼吸间苏醒,江南福地常熟,迎来了播种的黄金时节。
4月23日,一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名的播种行动拉开序幕。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在琴湖畔举办,21个来自中国科学院及重点高校的前沿科技项目,在常熟播下创新种子,为中小企业链接创新资源、加速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现场。常熟融媒记者 李献 摄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这是全国第二场、江苏首场创新成果播种行动,也是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
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常熟启动了专精特新“育林参天”项目,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倍增成林、科创人才企业枝繁叶茂,开展播种、护苗、育树、造林、参天五大专项行动,这与本次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可谓不谋而合。
常熟提出,力争三年内,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0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翻一番,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000个,培育科创型企业10000家。
县域经济增长的常熟范式
常熟简称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区,北与南通隔江相望,东邻太仓,南接相城和昆山,西与无锡市锡山区以及张家港、江阴均接壤,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江南福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南模式”横空出世,县域经济风起云涌。作为县域经济佼佼者,常熟从未掉出百强县前五名,一直稳扎稳打。2024年,常熟GDP更是突破了3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五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县级市。
多年来,常熟始终将创新镌刻于县域发展的脉络之中。
比如,1985年开张营业的常熟招商场,开农民办市场之先河。常熟招商场是常熟服装城的前身,招商场占地面积21.8亩,可容纳500个摊位,总投资41万元。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从“马路市场”到千亿级服装城,常熟服装城已连续多年荣登“全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榜首。常熟纺织服装产业也在四十年里走出了一条“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提升市场”的“富民之路”,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

1985年开张营业的常熟招商场。微信公众号“i常熟” 图
近年来,常熟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89家,贡献了全市40%的规上工业产值、50%的规上工业税收、60%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70%的高价值专利,更涌现出龙腾特钢、亨通华海、聚复科技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常熟为何启动专精特新“育林参天”项目,背后又有何考虑?
从“金种子”到“参天树”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这些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表示,选取最有科技含量的金种子,播撒到最适合的产业土壤,引入金融活水,帮助种子从小苗长成大树,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从源头上为制造业的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也可以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翁啟文致辞。常熟融媒记者 李献 摄
他认为,常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汽车配件、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加快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声学技术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为优质科技成果在产业一线落地转化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优质试验场和承载地。
他说,本次活动必将为常熟市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动能和金融活水,精准匹配常熟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助力新兴产业的壮大崛起,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打造“常熟样板”。
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表示,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多方协同聚力。比如,需要专家发挥科研优势,以“最强大脑”赋能企业创新;金融机构以金融赋能创新,让“技术专利”加速转化为“发展红利”;企业以“工匠精神”深耕主业、勇攀高峰,涌现出更多引领行业的“单打冠军”“隐形巨人”。
他说,而常熟将当好“护林员”,以“精准滴灌”助力企业拔节生长,以“阳光雨露”护航创新无惧风雨,让创新“金种子”育出“万亩森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常熟经验”。
琴湖畔,播撒下21颗“金种子”
前期,常熟通过4次座谈、10次调研,摸排了120家企业需求,精准绘制出技术创新“需求地图”。
活动当天,21项优质成果按产业领域分为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专场和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专场2个类别,在琴湖畔开展了2场平行路演,50家常熟企业在现场对接。

常熟琴湖畔。微信公众号“常熟发布”图
多工况作业环境的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开发及应用推广、专利检索大模型产业应用、基于边缘处理低空飞行场景异常监测及预警系统……21项优质成果路演现场气氛热烈,科学家分析硬技术,讲研发突破;企业家举手讨论,询问真实落地场景。跨学科、跨行业的互动,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了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
龙腾特钢是一家专注特钢制造三十多年的常熟本土企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徐胜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他说,从最初传统的钢铁加工,到逐步涉足高端装备特种钢材研发,再到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龙腾特钢长期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战略,聚焦钢铁细分领域,心无旁骛地做精做强产品。
目前公司聚焦“高端装备用特种钢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领域,规划开展了一些重点研发课题,比如氢燃料电池用耐蚀合金、海上风电用高强度结构钢等,期待能与高校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当创新成果遇上产业需求,就像“金种子”找到了沃土。在这片福地上,常熟正以精准滴灌的方式“种企业”。不仅注重数量,更重视质量,力求每一颗种子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这,或许也是常熟新的进阶密码。